互联网电商的阵营里,每日优鲜站在“悬崖”的边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3日,每日优鲜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6月6日收到了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资格部通知,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已决定将每日优鲜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从纳斯达克摘牌,除非公司及时要求纳斯达克听证小组举行听证会。
曾一度辉煌,上市成最高光时刻
尽管时下的每日优鲜看起来有些落魄,但曾经的它也是无比风光。
据公开资料显示,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先后获得过腾讯、老虎、高盛、中金、联想、元璟资本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的加持。
2021年6月,每日优鲜抢先叮咚买菜一步登陆美股,收获“生鲜电商第一股”美誉,当时,每日优鲜IPO募资额约为3亿美元,IPO市值为32亿美元。
不过,对于每日优鲜来说,上市就是最辉煌的顶点。
2022年7月,每日优鲜生存危机爆发,每日优鲜采取一系列调整,包括关掉极速达业务。
当时,每日优鲜还清退了大部分员工。当时,一位每日优鲜高管称,此次事件比较突然,过去一年,公司一直在做努力,做一些动作,包括在寻求融资,但未能完成交割,导致投资款未能如期到账。
2022年11月,每日优鲜向美国SEC递交2021年年报。
年报显示,每日优鲜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60亿元、 61.3亿元、69.52亿元(约10.9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29.09亿元、16.49亿元、38.5亿元(约6.04亿美元)。
当时,每日优鲜已经奄奄一息,原因是,公司失去了外部输血,而持续的烧钱,使得公司资不抵债。
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12月31日,每日优鲜分别有员工1771名、1335名、1925名,员工主要来自极速达业务,2021年12月31日,极速达业务员工达1472名,人力和公共关系人员为205名。但到每日优鲜递交2021年报的这一天,公司全职人员只有55人。
每日优鲜裁员,还引发了与多数被遣散员工之间仍存在劳动纠纷,主要集中在欠薪及社保公积金欠缴等情况,也导致了大量供应商无法收回尾款。
2022年,每日优鲜在行业更无声音。而无法发出财报,及市值不足1000万美元,是每日优鲜当前面临退市最核心的原因。
供应商欠款曾一度达16亿
在2022年年初的时候,每日优鲜就被曝出开始拖欠供应商钱。随后的几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来公司催款要钱的供应商,涉及金额几百万到几万不等,有水果供应商、零食供应商,还涉及很多大公司,一位接近每日优鲜人士透露。
“一般与供应商会签订合同账期,30天、60天或者90天的都有,但是近来很少按时去支付。公司拖欠资金的问题挺大的,搞得供应商也很被动,很多供应商实际上已经停止供货了”。
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不是第一次传出。根据每日优鲜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为16.5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34%。每日优鲜的供应商除了生鲜食品相关供应商之外,还有外包配送公司和营销服务提供商。
一些被拖欠一两年的商户甚至开始了集体维权,就连原本还想坚持一下的忠实伙伴也无奈断供,来到每日优鲜的北京总部维权。
供应商维权现场,图源:新消费日报
在黑猫投诉上,不少供应商也投诉每日优鲜拖欠货款,不予退还质量保证金;据悉,有上百名供应商联合起来组建了催债群。
图源:网络
前置仓模式到底好不好?
在每日优鲜风光时刻,其首创的前置仓模式一度引领行业,成为其吸引资本关注的重要筹码。可是,同样倚重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显露疲态后,这样的“巧合”让人不禁怀疑,前置仓模式还能否禁得住考验。
所谓的前置仓模式,是指区别于传统仓库远离最终消费人群,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的模式。前置仓一般是租赁社区底商或小型仓库(200~500平米),密集构建在社区周边(一般为3公里内),将生鲜、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然后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家中,主要满足中高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快)、健康(好)的生鲜食杂需求。
从成本角度看,前置仓模式由于需要自建多个仓库,并匹配较强的冷链物流运输能力,显然属于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因而背负着较高的履约费用。而这种模式在发展初期需要开拓市场并教育客户,往往还需要通过投放广告、持续补贴等方式获客引流,因此在高额履约费用之外还面临着不小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从每日优鲜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也可以看出,其高额的履约成本被视为公司连年亏损的主因之一。
如今,每日优鲜命悬一线,引发了外界对于前置仓模式未来在生鲜电商领域是否还走得通的探讨。
据行业人士认为,前置仓模式可以更低成本地满足用户在生鲜品类的即时消费需求,未来将与社区团购模式、到家平台模式、线下超市等业态长期共存,服务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对于目前的生鲜电商来说,继续降本增效,提高利润直至实现全面盈利是关键。
图源:每日优鲜官网
生鲜电商这门生意的出路在哪?
随着消费的迭代,当下生鲜市场规模已经接近万亿,但是生鲜电商的渗透率还不到三成,而且生鲜在流通费率和运输损耗率上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资本方面看来,生鲜电商依然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而且当下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大,但在这一领域并没有出现一家垄断的电商平台。大家都想去抢一抢老大的座位。加之,生鲜电商的高回头率和高毛利也引着各大资本的注入。
生鲜本质上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现在竞争激烈,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解决之策。
这是如今生鲜电商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生鲜电商这门生意是否难做,不仅是针对经营者本身,更针对广大投资者。毕竟探索了这些年,生鲜电商这门生意仍然是比较难做的。
因此,不少平台开始探索其他新业务。如叮咚买菜将自身第二增长曲线,即把盈利的重点放在了自有品牌和预制菜。
在叮咚买菜第一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其创始人兼 CEO 梁昌霖表示,预制菜板块目前是盈利的,并且随着预制菜板块规模的扩大、经验的增长以及供应链的完善,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强。“希望我们不但能够成为最大的预制菜公司,也能够成为最赚钱的预制菜公司。”梁昌霖表示。
而这真的会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出路吗,似乎还需要市场的长期验证。当然,生鲜电商领域面临的问题还有不少,但终归逃不过商业模式探索、盈利能力提升、供应链强化等。接下来,生鲜电商市场还会如何发展,拭目以待。
关键词: